探讨如何做好企业电气设备管理

发布时间:2017-02-22来源:互联网 编辑:秩名

 

探讨如何做好企业电气设备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企业拥有的设备量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是企业实力的标志之一,也是其参与竞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如何发挥设备的效能,降低其维修成本,提高利用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般,企业会根据拥有设备量,在自己的组织管理机构中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或者专业机械化工程公司,负责企业内机械设备的管理,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维修管理是很重要的环节。本文结合影响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因素,探讨了企业电力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


电气设备管理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电气设备是指断路器、电力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电气设备关系到企业的安全和生产,是企业重要的基础设施,制约着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对于企业而言极为重要。因此,应该尽量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水平,大幅度增强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运行寿命。


1、电气设备管理的影响因素


1.1人为因素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影响


人为因素往往是导致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主要因素,80%以上的电气设备故障都是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第一,部分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对事故的警惕性较差,安全意识淡薄,在工作上表现出无所谓、松散的状态。第二,部分电气设备操作人员没有接受到较好的岗前培训,业务水平差,即便是参加了相关的培训,也没有用心学习,只是敷衍了事,没有对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给予足够重视。第三,部分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心中有侥幸心理,不能时刻保持警惕,这样一来,往往就会为日后的电气设备事故发生埋下伏笔。


1.2管理制度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影响


部分企业对于电气设备应用经验不足,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较为健全的电气设备管理制度。企业一定要立足于企业的长足发展来建立管理制度,不能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只看重眼前利益,管理制度一定要做到细致入微,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1.3设备自身因素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影响


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生产厂商,产品的质量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公司的同一款产品,生产批次不同,生产分工不同,产品的质量也会存在着不同。尤其是那些私人的小企业为了减低生产运行成本,大量使用那些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的电器设备,这是极为危险的。


1.4技术因素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影响


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与管理理念是否可以赶上科技进步的脚步息息相关。目前很多企业对于电气设备管理还是较为落后,不太及时,平时一般都不注意检验档案,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或者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才会对档案进行查阅检验,这样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存在着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不能及时的将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及时的反馈,也不利于各部门间对数据的交流和共享,影响到电气设备的管理。


2、企业电气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部分企业由于设备管理、使用人员工作待遇低、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激励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使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造成人才流失,导致专业设备管理人才缺乏,留下的也是一些知识、技术水平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的人员,特别是企业中的中高级机械技师、工程师和富有经验的操作维修人员的缺乏,是制约设备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


2.2运行设备模式不完善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最大的生产任务,不得不加班加点抢进度、保任务,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时间被挤占,这就致使电气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转,有些小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变成大故障,使生产进度受到影响,而当设备再次被修好后又不得不继续加班加点来弥补维修耽误的工作时间,这样就造成了设备恶性循环运行,最终导致设备技术各项状况下降,陷入反复维修的畸形模式中。


2.3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电气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但由于体制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出现实施力度不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对制度的实施不重视,只管操作,不顾设备的构造原理和保养方法,造成设备损坏,而维修人员只能修理设备,管不了操作人员的具体操作,这样就形成了“管理人员管不了、操作人员只管用、维修人员只管修”的恶性管理模式,使制度管理落不到实处,最终给设备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2.4管理技术低下


随着电气设备机电一体化的普遍使用,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设备维修工作又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维修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由于自身技术水平有限,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将本可以维修的机件更换新件,这种“以换代修”的局面,既无益于人员修理技术的提高和维修成本的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很难真正的将设备的故障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


3、做好企业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先进的电气设备本身技术含量高、维护和使用要求高,对设备的管理与维修要求自然高。因此,要实现和满足这一要求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企业就必须按照“以培训工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重视对管、用、养、修设备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明确培训目的,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根据实际目标制定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培训计划、内容,通过培训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的目的;

二是要分类、分层次地组织员工参加培训,通过对岗位操作人员开展规范实际操作指导、标准化管理等专业培训,外聘专业技术人员授课、选派骨干技术人员赴外学习、交流等方式,推进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三是对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总结考核,将各单位、部门的培训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当中,通过培训目标管理跟踪落实,不断促进培训工作扎实推进。   

3.2完善设备管理模式

要重视和加强日常巡检、维修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避免人为因素引发的设备管理系统失控问题,要逐步推行设备管理全员规范化生产维护模式,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中,实现各环节的行为规范化、流程闭环化、控制严密化和管理精细化,使电气设备管理各环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达到不论管理人员、操作与维修人员如何变更,设备管理的基本框架与流程不变的状态;

要推行预知维修、状态维修等先进的设备维修方式,便于及时安排维修计划,准备维修部件,有效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生产;要创新设备计划维修机制,将理论推导和实践相结合,确定设备的最优维修周期,从而降低设备修理时间和成本,努力提高生产时效。


3.3健全设备管理体制


在设备全过程管理中,要实现设备运行管理以“修”为主的传统型向以“管”为主的科学型理念转变,时刻树立“维护保养为主、计划检修为辅、技术革新不断”的宗旨,使所有员工增强维护设备地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掌握和了解设备的性能结构、设备保养维护技术,懂得排除故障的方法或是应急处理方法,真正建立起“自主维护”观念、要运用技术、经济手段管好、用好、改造好设备,坚持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基层员工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使设备管理以创造最大效益为出发点。

要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通过不断优化设备管理制度、延长维修周期、控制设备停机,来提高电气设备的综合效益,降低成本,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3.4设备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完成各项工作的保证,要搞好电气设备管理,就必须制定切合实际的设备缺陷管理、设备检查质量责任等各项制度来约束或规定行为,做到“有法可依”要认真修订《电气设备管理办法》并纳入企业相关管理制度之中,层层分解落实。

要健全设备基础资料,对运行设备必须建立完整准确的技术档案及管理台账;要对设备管理技术经济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等目标考核,并与企业领导班子绩效挂钩,提高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要坚持严格的审批送修制度,在设备修理管理上做到进出规范检验,严格执行修理标准,对修理全过程实行主修负责制度,以便更好地指导维修、保养工作。

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电气管理人员岗位制和工作标准,做到在其位、负其责,将责、权、利有机结合,从而不断理顺各种关系,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因推诿、扯皮而影响正常生产秩序的现象。


4、结束语


目前我国企业的电气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力系统也越来越复杂。系统的研究工业企业电气设备的可靠性、诊断方法以及维护措施是保障企业安全稳定生产,企业利润正常增长的前提,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先决条件。任何企业都需要将电气设备的维护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来研究,以此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光.探析设备管理的新对策[J].科技资讯.2010(13)

[2]董金虎.加强设备管理,提高企业效益[J].科技资讯.2011(08)

[3]王秀民.浅谈现代施工企业设备管理[J].科技信息.2008(33) 文/中国论文网

 

企业培训@左明军:13808969873